近日,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厦门大学兼职教授周真平博士致函我校,充分肯定了经济学院“温晋莞”实践队在泉州期间积极、主动、务实的调研活动,并对实践队所递交的关于“金融危机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调研报告给予了高度赞赏。
周真平副主任是毕业于我院的经济学博士,并曾留母校任教数年,是泉州地区经济发展近二十年的重要见证人和谋划者,兼具深厚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她在暑假期间就热情接待了经济学院“温晋莞”实践队的走访,在对实践队调研前期的充分准备、实践活动的务实开展以及实践队“服务地方经济,助力海西发展”的实践理念进行高度肯定的同时,给予了很多学术上的指导和多方面的帮助。
近期在收到“温晋莞”实践队的调研成果后,她更是立即亲笔写下近三千字的回函,从其自身丰富的“从教育人”和“从政为国”的双方面经验出发,认为“温晋莞”实践队积极承接教育部立项课题,在金融危机下“主动发挥学科优势,以学术带动实践,并在实践中提升学术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这一做法非常值得赞赏和推广,并特别指出了实践队受泉州电视台之邀录制的“品牌泉州特别节目——金融危机下三大经济模式的制胜之道”给泉州各界带来了许多实际的帮助和启发。
此外,周真平副主任还站在热心母校发展的校友身份就实践和育人等方面给学校提出了许多中肯、真挚的建议。
(“温晋莞”实践队 吴蓝翔)
附:周真平副主任的亲笔函件原文:
关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温晋莞”调研队实践成果的回函
近悉 ,我收到了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温晋莞”调研队的实践报告和各种成果材料,再加上先前与其队伍的数次接触以及从泉州各界和媒体上看到听到的一些讯息,作为长期研究泉州经济、从事相关方面工作指导的公务人员以及厦大的兼职教授和热心校友,为其队伍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取得的不斐成绩深感赞赏和欣慰,特写此回函以兹鼓励。
“温晋莞”调研队成员在烈日炎炎的暑假放弃休息时间,走访了泉州、晋江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业、中介和社会各界,包括非常诚恳和虚心地上门找到了我。在与其的交流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勇于承担当代大学生责任的优秀精神品质,他们不仅关注当今最热点的社会问题,并身体力行地将所学的课内知识运用于实践,积极地履行服务海西、助力海西的责任和义务。
厦大的暑期实践一直是具有优良传统并且在不断创新的长期活动,我曾接触过不少实践调研类队伍和活动,相比之下,“温晋莞”实践队很具特色和优势,首先队伍组成非常的科学和合理,多专业多年级,每个队员的性格,所擅长的都各不相同,在交流过程中,我就发现有的同学在宏观把握方面能力强,有的在数据分析方面较为擅长,有的同学则在细节方面积极关注,大家各尽所长,同时这支队伍中还有经济学院许多教授和老师的指导和支持,在许多活动上还得到了厦门大学校团委和许多校友的亲自参与,这是实践调研活动取得成功关键。
同时,这支实践调研队还积极承接教育部和教授的课题,调研内容直接和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结合起来,具有较大现实意义,同时也增强了这次调研的学术性和专业水准,在与实践队会谈前,我仔细阅读了他们在实践调研前的一些学术成果和前期准备,发现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依托学院的学科优势,对于区域经济这个概念已经有了一个较深入和专业的研究,并且依此提出的调研提纲、方向和方式等都显示出了较高的水准,也使得我在与队伍的交流过程中更加的顺畅和高效,在整个过程中也令我得到了不少的启发。我觉得这种形式的实践非常地值得鼓励和推广,所谓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反过来促进理论。“温晋莞”实践队这种带着课题,带着一定的学术思考和成果到这个丰富、复杂、多变的真实社会中来,面向实际,了解最新、最活的数据和案例,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的所见所听所得所感,认真揣摩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与书本上的差距,通过总结,在实践中完善他们的课题,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知识思想。我觉得“温晋莞”实践队在这种实践形式上做了一个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温晋莞”实践队不仅确实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和进步,而且也给泉州、晋江的许多政府部门和企业等带来了很多的启发和帮助。他们走访了这么多的政府部门和大中小企业,他们带去了其他区域政府、企业、地区的做法和信息,更带去了这些社会未来栋梁对于危机的思考和建议,这些都促使了许多政府部门继续完善他们的政策,促使企业更深刻地了解危机以及危机下的种种政策及用意。更令我赞赏的是,他们不仅与有限的走访单位互动,还很巧妙地利用媒体这个平台与更多的人分享他们的实践成果,我完整地观看了他们受邀泉州电视台所拍摄录制的“品牌泉州特别节目--金融危机下三大经济模式的制胜之道”, 他们在泉州主流媒体展示成果、分享案例、陈述观点,让现场企业家、现场观众、电视机前的我以及相信电视机前许许多多的企业家和观众都觉得受益颇多。
此外他们还积极主动与我市团委联系沟通,一起举办的“泉州2009国内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成果综合展示交流会”以及到晋江市多家省级重点高中举办多场“我与祖国共奋进”的专题报告会,都让我深深地感到了这群大学生身上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以及无时不刻积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推动社会本领的决心。
虽然与“温晋莞”调研队接触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但我仍然觉得这种积极走入社会、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理念和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又时刻不忘助推海西发展,承担社会责任的做法需要加以肯定、鼓励和推广,而由此我也联想到了一些关于厦门大学社会实践方面的一些个人看法和建议,在这里就以一位热心母校发展的校友的身份大胆提出。
首先,我建议学校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作为海西区最大的人力智力储备基地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引导和鼓励学生对其实践成果进行转化和课题进行延伸,在实践过后与企业、相关政府部门保持长期地紧密联系,成为许多企业长期的顾问。又比如紧接下去我市、东莞、温州等地都马上进行“十二五”规划,许多课题都会让社会公开投标,厦门大学可以发挥自己在经济学科方面的优势,抓住机会,积极争取承接重点课题及重点专项规划编制。这对于社会、对于学校、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提高。
其次,我觉得大学生的这类暑期实践的成果最后要体现在学生学习上的成果,学校教学上的进步。厦大学生的理论功底大多可谓非常地扎实,学术水平高深,但我还是会发现每年的毕业生里有很多找不到工作岗位,而许多好的工作岗位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究其原因发现不免有学生学习脱离实践,无法“学以致用”的因素。所以这类带有实践性的学习,抑或可以称为带有学术性的实践需要继续加以鼓励和推进,寻找一条更好地有利于学校教学进步和学生学业有成的道路。
此外,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站在中立、客观、公正的立场更多地就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题进行大胆地探讨和调研,敢于抨击各种弊端,通过实地调研提出可行性方案,发扬学生群体作为社会进步重要推动力的作用。
最后,作为长期研究和从事泉州经济工作的政府人员,我深知泉州众多企业处于从中国名牌走向世界名牌的关键阶段,而能否突破这个瓶颈的关键在于人才,关键在于能否得到象厦门大学这类高校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输送。许多泉州的企业都已高度重视人才的作用,渴望依托高校,所以希望厦门大学能培养出更多的有助于泉州企业走向世界,助于海西经济腾飞的人才,能够为泉州经济、海西经济提供更强大的动力。这里,我还要再次对“温晋莞”实践队在泉州地区认真调研,积极转化成果,助力我市发展,服务海西的做法表示肯定和赞赏,希望在未来能在泉州,在海西的热土上、在全国的神州大地上,能看到更多的这类大学生实践调研活动,看到更多的厦大学子将所学运用于社会,服务社会,助推海西腾飞,助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