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财税名家论坛第55讲在经济楼N302顺利举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教授应邀进行了题为“当前财政体制改革研究”的讲座。经济学院财政系张馨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白景明教授从政府间财政关系入手,指出我国现存的五级财政关系之间存在的问题,接着从政府间支出责任的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的划分以及转移支付这三个方面,对我国当前的财政体制改革进行了分析。
在政府间支出责任的划分方面,白景明教授首先从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入手,指出我国各级政府目前的支出现状。转移支出后的公共预算中,中央占总支出的比重约为15%,地方则占到84%,其中省级政府支出占比约为17%,市级政府支出占比约为22%,县级政府支出占比约为38%,乡级政府支出占比约为5%。此外,我国政府总支出中有一部分是政府性基金,在该部分支出中地方支出约占90%。针对上现状,白景明教授指出现在政府间支出责任大概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无法统一认识;第二,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划分不清;第三,支出责任划分清楚的地方又存在资金分配不到位的问题。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的事权和责任。但是改革还存在许多难点,如财权和事权,财力和事权的匹配问题,事权划分难的问题,以及支出责任的划分依据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是上级领导下级的政府,且几乎所有的事权都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进行资金配置的,折旧导致在履行责任时上下资金的推诿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白景明教授指出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首先要理清事权,确定事权的基本原则,然后再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对于一些跨区域的支出责任要调整到中央来承担,特别是类似环境保护等的支出责任,应进一步扩大中央的承担范围。
在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方面,白景明教授指出从2012年开始公共预算收入中,中央的占比就低于地方,打破了中央收入过多地言论。在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方面要把握两个要点,首先要保持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的总体稳定,其次要结合税制改革和税种属性来调整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关系。在转移支付方面,白景明教授指出目前我国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规模逐渐增大,转移支付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在转移支付的改革方面,首先,要逐渐清理专项转移支付,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但是还不应该取消专项转移支付,因为专项转移支付是中央落实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工具;其次,要改变转移支付的支付方式,实现竞争性分配,使转移支付更加透明化;最后,要界定转移支付的支出标准。
白景明教授的报告严谨细致,对我国当前财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进行了踊跃提问和热烈讨论,与会者表示从本次讲座中获益匪浅。
(经济学院财政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