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日凌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网站公布SDR篮子新权重,人民币10.92%;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权重分别为41.73%、30.93%、8.33%、8.09%。人民币纳入SDR一方面将提高SDR的使用量、流动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将大幅提升人民币汇率的国际影响力,其效应将逐渐显现。
近日,厦门大学更新了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将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其他货币的净影响程度 (即人民币对其它货币的影响减去其它货币对人民币的影响)除以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标准差和受影响样本货币的个数,其经济含义比较直观,即人民币汇率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其他货币平均净变化多少个百分点。如图1示。
图1绘制了从2005年1月到2016年9月在岸人民币汇率(CNY)国际影响力的走势。图中有三条指数,分别是:人民币汇率对世界主要货币影响力指数(绿色),衡量了人民币汇率对美元、欧元、日元等7种世界主要货币的平均净影响力;人民币汇率对亚洲主要货币影响力指数(蓝色),衡量人民币汇率对港币、新加坡元、韩元等8种亚洲主要货币的平均净影响力;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红色),衡量了人民币汇率对上述15种世界主要货币和亚洲主要货币的平均净影响力。
从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的走势可以看出,在岸人民币汇率(CNY)的变化对世界主要货币和亚洲主要货币的平均影响力均不断上升。其中,2005年7月21日的汇改是个标志性事件,指数值向上跳跃,由负变为正,说明人民币对其它货币的影响开始大于其它货币对人民币的影响,显示人民币开始真正对其他国家货币产生正的净影响,人民币汇率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其他货币平均净变约化0.4个百分点。其后,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整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8.11汇改使人民币汇率的国际影响力有所下降。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英国脱欧公投、G20年杭州峰会、美国人民币业务清算行的设立、特别是人民币正式加入SDR等一系列重要事件的发生,人民币汇率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回升,在2016年九月底,人民币汇率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其他货币平均净变化0.6个百分点,如图2示。预计加入SDR将大幅提升人民币汇率的国际影响力,其效应将逐渐显现,这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人民币加入SDR是中国市场化机制获得国际信任的重要标识,将鼓励各国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持有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从市场机制提升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2016年3月,IMF创造并向成员国分配了2041亿SDR,但目前,SDR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份额不超过3%,因此人民币加入SDR短期内对于提升人民币在各国外汇储备中比例作用可能并不大。
其次,加入SDR将使得人民币在参与多边互换机制方面取得进展。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先后和30多个经济体签订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同时部分国家已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然而在多边互换方面,人民币的进展还十分有限。人民币加入SDR,无疑就拥有了参与多边互换机制的权利,这将有助于人民币在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汇率波动时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顺利加入SDR是对一个已知事实的确认,短期内对市场可能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将产生质的飞跃,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和投资货币的需求日益强劲,其汇率变化的影响将涉及方方面面。例如,人民币加入SDR对A股纳入MSCI指数做了铺垫,国内外资本双向管制将进一步慢慢打通,效应会逐渐显现。
应该指出的是,现有的人民币国际化指数通常以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投资、储备的数额及在国际货币中排名作为标准来衡量其重要性,却忽略人民币汇率对其他货币的影响程度及其走势。而厦门大学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让汇率市场数据说话,能够及时地跟踪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世界和亚洲主要货币汇率的影响,不仅很好地展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历次汇制改革实施后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的变动,还可以用来分析重大国际国内经济事件发生后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的变动。
2016年6月6日厦大经济学科首次发布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7月21日和8月11日又分别新增发布离岸人民币汇率(CNH)国际影响力指数和人民币中间价国际影响力指数,回顾两次重要人民币汇改以来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历程。该指数是厦大研究团队运用定量分析进行经济系统数据分析的典范,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工具,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在国际上和亚洲地区的影响力,也可对人民币汇改等政策实施以及英国脱欧等重大国际事件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增强了经济政策建议的科学性,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高水平的新型经济学智库的有益尝试。
(厦门大学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课题组 周颖刚、王艺明、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