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国际化人才培养真不简单
(本文原载于《厦门日报》2016年3月31日A07版)

这里的研究生先轮转再选“合拍”的导师
这里的经济专业课本和美国最好经济系同步
这里是被联合国组织相中的世界八大试验区之一
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国际化办学并非只是迎来送往,它最终需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今天,我们为您介绍厦大如何为学生奠定走向世界的基础。
【学生国际化】
要被培养成有多项绝技的“张无忌”
轮转制度指的是研究生入学后不马上分配固定导师,而是允许其在前三个月到三个不同的实验室“轮转”晃悠,去感受和经历不同的研究方向、不同的导师风格,从而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以及和自己“对路”的导师。
在一些人看来,厦大研究生院有点“假装在纽约”:办公室里所有标识牌都是中英文对照的;网页上挂着的研究生教育新闻也要翻译成英文。当然,这里还有更高级的东西——在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陶涛办公室里挂着的镜框里,裱着他在国际细胞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英文论文。
51岁的陶涛曾留学日本,又去美国读博士,在加拿大做博士后,然后回国,目前还担任一家国际权威细胞生物学杂志的编委。他说,走向世界后,又走回来,你会知道怎么更好地培养我们的学生。他用通俗语言解释他心中的大学国际化标准,其中之一是:要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学生,使他们能参与国际前沿研究。因此,培养的标准也要是国际的。
厦大研究生培养方案现在越来越多地借鉴国际标准。譬如,不少北美高校通用的研究生轮转制度被引进到厦大一些学院。在厦大看来,这才是研究生教育所要做的事:把研究生的潜力挖掘出来,让有研究天赋的学生能够成才。
厦大化学化工学院是轮转制度的试点之一。该院的郑南峰教授认为,它最终要培养金庸笔下的“张无忌”——融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极拳和圣火令神功等四大盖世武功于一体,让研究生当主角,让他们尽可能地挖掘潜质,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
郑南峰甚至希望探索导师组人才培养方式,即学生的导师不止一个,且由不同背景的导师组成,使学生有机会跟不同的导师学习不同的“武功”,身怀几项绝技。
当然,实质性的导师组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它会面临传统观念的挑战。但郑南峰说,给一些时间,我们一定会努力摸索出适合国家创新需求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课程国际化】
设全英文课程,老外抢着来留学
厦大经济学院的五个系,每个都有一个全英文教学的国际化试点班,亚南院更是百分之百全英文,它们因此成为外国留学生留学的“热土”。不过,想来亚南院修课的外国交换生实在太多,它只得实行配额限制——每个班要招收的留学生有名额限制,老外们要提前大半年申请。
很多人说到大学办学国际化,一般只注意大学送了多少学生去深造——这当然是一个指标,不过,厦大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亚南院”)已经发展到另一阶段:吸引国际学生到厦大来读经济。
在厦大国际化办学的征途中,亚南院是一个“坐标”。2005年,在国外待了快20年的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洪永淼回到母校创办亚南院,直指“与国际接轨”——洪永淼从厦大物理系本科毕业后,厦大经济学院首任院长葛家澍破例招他为研究生,这个翔安农家孩子因此开启逐步成为国际著名计量经济学家的另一段人生。
从一开始,洪永淼就提出亚南院要“另立山头”,相对独立地开展试验。洪永淼说:“并不是我有什么想法,而是我明白在国内的体制框架里改革的困难。”
现在看来,亚南院是厦大国际化办学的试验田,它获得不少“特区”政策。譬如,该院聘用的“海归”薪酬高于厦大其他老师,以保证招聘到一流人才;洪永淼还果断抛弃使用任课老师自编教材的国内通行做法,专业课程基本采用北美大学教材,即课本和美国大学最好的经济系是一样的。
厦大最终通过亚南院促使老牌的经济学院回到国际化轨道。在洪永淼这位计量经济学家看来,所谓国际化就是,一方面你要了解国外,另一方面你也要让国外了解中国的情况,让外国留学生到中国来留学。
但是,要让外国人走进厦大,首先你要有全英文的课程,老外听得懂,他才会来。2011年,亚南院和经济学院合办全英文教学的经济学国际化试点班,从经济学院大一新生中招收学生,这个班除了学校的公共课和体育课之外,其他专业课全部用英文上。
【办学国际化】
被联合国组织相中,成东亚唯一
IQA相当于国际版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它要通过试点大学的实践来建立本科教学评估体系,即一所大学要做什么、如何规范等,最终告诉其他大学“大学要这么办”。这意味着入选高校首先要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方面成为榜样。
IQA是最近厦大提及频率最高的词,它是“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简称,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厦大是东亚唯一被相中的大学。
厦大教务处处长计国君说,今天的高等教育,层次性、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内部教育质量保障越来越重要,IQA应运而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各大洲挑选一些学校,由它们提炼办学典范案例和优秀原则,最终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大学,以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在和国内高校进行竞争性答辩后,厦大和德国、奥地利、南非、智利等国的示范性大学(共8所)入选该项目研究。
为什么厦大会被看中?计国君说,其一,厦大2005年以全优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后,每年都要开展校内教学自评;其二,在和其他高校的PK中,说一口流利英语的厦大副校长、高教专家邬大光立了奇功。
IQA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是实践型的课题。IQA提出办学标准,试点高校首先要去做,做不了的,必须进行说明。计国君举例,IQA提出交作业规则,老师规定下午交,学生就得下午交,超过时间,就可能不及格,最多得60分。它就是通过一系列严格要求来控制大学的质量。
在IQA实施过程中,厦大教学质量也因此提升。计国君说,到厦大访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深入教室后问:你们的教室是固定的,老师在上面不动,学生也不动,怎能做互动式教学?因此,厦大现在要建立智慧教室,将倒逼教师改变上课方式。
计国君的留学经历,使他成为国际化办学的支持者,他一直想把在美国留学时的经验学回来:如果老师布置阅读50页的书,那么学生完成的作业不得少于50页。
计国君说,通过IQA,厦大将尽早融入它的体系,把其他国家好的东西吸收过来。
【关键词】
课程
厦大新的本科教学计划采用“5+5”对标,即每个专业设置课程时,要参考五个国外一流大学课程、国内排名前五的大学课程。
在金融、经济、会计等专业开设全英文授课的国际化班。
厦大研究生课程建设遵循“三个一流”原则,即课程设置追踪一流学科,课程主讲选拔一流师资,课程教学选用一流教材。
送出去
厦大与250个国外高校签署了实质性合作协议。近两年来,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获得全额资助出国的本科生近300名。此外,厦大每年拿出500多万元资助1400多名本科生出国出境留学或做短期访学。
研究生阶段,厦大每年拿出200多万元,资助150余名博士生出国开会或做短期访学(这并未包括通过国家资助出国的研究生)。
(文/本报记者 佘峥 通讯员 李静 图/本报记者 姚凡 厦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