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下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双周Seminar2014-2015学年春季学期第一讲在经济楼A501开讲,在中心副主任龚敏教授的主持下,中心副教授王燕武、余长林基于“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2015年春季发布的主要内容分别作了报告。

王燕武副教授代表课题组汇报了“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对今明两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趋势的预测结果。预测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仍具有很强的自我调适的能力,有望在减缓中趋于稳定,预计今年中国经济GDP增速将为7.14%。预测之外,课题组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证明了“降低间接税比重,提高直接税比重”将有利于改善税收结构、减轻经济梗阻,从而更好地激发经济活力,重塑长期增长的潜能。

余长林副教授则代表课题组汇报了《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卷调查报告》的详细内容。他介绍,本次问卷共设计有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走势直接相关的19个问题,得到了来自全国诸多重要研究机构、行政部门、知名高校的100位经济学家的热情参与。调查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专家认为,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引发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累积等是中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最主要下行风险;逾八成专家认为,中国现阶段“稳增长”最重要的政策措施在于强化对企业的减负,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
报告结束后,中心主任李文溥老师作了简要的总结。他指出,中国经济虽然面临着增长减缓的不利局面和外部经济的负面冲击,但仍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试能力,可谓是在危局中孕育着新的生机。以出口观之,中国对美出口的份额相对稳定,且出口产品的结构向好,证明中国的产业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出现了适应性的进化。
本次Seminar的主要内容来自“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2015年春季发布会。在3月1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联合《经济参考报》进行了CQMM的第18次预测发布和《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卷调查报告》的第4次发布,得到了学界及国内外知名媒体的热切关注。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吴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