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下午3点,经济学院研究生论坛第47期“创业板满月评”在经济楼D310拉开了帷幕。这场学生论坛是经济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学界对话业界”系列活动的开山之作,而邀请了业界和学界的嘉宾面对面进行交流讨论是其最大的亮点。国信证券分析师林长山先生、广发华福证券副总经理祈桑先生作为业界代表,厦门大学投资学博士生姜维、张盛铭作为学生代表出席了此次论坛。
论坛伊始主持人用一段视频介绍了本场论坛讨论的主题“创业板”的相关背景。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正式上市,高达55倍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交易日首日的暴涨、次日的集体跌停使刚刚诞生一个月的创业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座的各位嘉宾首先就创业板推出的意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林长山先生从两个角度分析了创业板的意义,从资本市场方面讲,创业板解决了中小企业受资本市场不完善制约融资困难的问题;从券商方面讲,创业板的推出为券商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传统经纪业务的交易量也将随之扩大。祈桑先生指出,创业板是中国经济调节的一个重要模式,我们要理解政府推出创业板的初衷,不要以股价是否稳定来评判创业板的推出是否合理。张盛铭博士则提出,创业板为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提供了一条新的退出渠道,这将促进其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姜维博士认为,创业板发挥了为高成长性企业估值的作用,同时也区分出了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接下来,嘉宾们就创业板“三高”发行、创业板是否名副其实、投资创业板的策略等问题各抒己见。祈先生和林先生结合他们多年的从业经验指出,要相信市场的力量,资本市场会不断的优胜劣汰,创业板的推出是利大于弊的。作为投资者应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为自己的投资决策负责,在合法的渠道下赚阳光的钱。张博士和姜博士则提出,创业板目前还处于试水阶段,是披着“创业板”外衣的“中小板”,然而其定位必将渐渐清晰。业界和学界的代表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分析,扩展了同学们的视角,为大家思考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方向。
最后,对于创业板的前景,嘉宾们纷纷表示了乐观的预期。他们认为,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为创业板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而创业板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一个透明高效的信息披露机制的建立。希望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加快创业板进程,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
(院团委宣传中心·研 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