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经济问题》和《经济资料译丛》质量与影响力稳步提升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1-11 点击数:

日前,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5版》数据显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中国经济问题》综合影响力指数在“中国经济”学科的38本期刊中排名第7,影响因子在“中国经济”学科中排名第3。此外,2015年与2014年相比,统计年前两年发表文献在统计年的被引频次分别增加了30.23%,期刊综合即年指标增加了52.54%,统计年高影响作者发文增长了44.44%。一系列数据显示,《中国经济问题》的质量与影响力均稳步上升。

《中国经济问题》是1958 年由著名经济学家、原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提议,经试刊一年后由中宣部批准在 1959 年正式创刊成立,是我国解放后高校中新创的第一家经济学专业期刊。在创建后很长一段时间中,《中国经济问题》与《经济研究》一南一北,成为中国经济研究的重要论坛,也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经济问题研究的最高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与影响力,在学校支持下,经济学院近年在坚持以中国人立场研究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传统基础上,对《中国经济问题》进行了大幅调整与改版,积极鼓励采用现代研究方法研究中国经济问题。2014年起,期刊充分利用厦大经济学科雄厚的师资力量,调整与加强编委会队伍建设,完善质量把控制度,全面推进编委会内部制度建设、投审稿及编审制度与系统建设、文章录用制度、学术交流等的实施,同时继续与中国期刊网(知网)合作发行电子期刊,签订优先出版条例,缩短文章出版周期,扩大了期刊影响力。据统计,2014年投稿量相比改版前的2013年翻了一番,2015、2016年同样呈现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稿源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985工程”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著名研究机构的文章日益增多,目前的稿件接受率不到5%。

此外,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另一学术期刊——《经济资料译丛》在尝试改版的数年里也取得了可喜成绩。《经济资料译丛》创刊于1981年,数十年来大量译介、刊发了国外重要学术期刊与高水平原创性的经济管理类学术论文。2013年起,厦大经济学科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学术资源优势,将《经济资料译丛》定位为国内高质量的通俗经济学学术期刊,以翻译、发表原创性论文为主,倡导通俗简明地介绍国内外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倡导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现实中有关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强调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直觉和学术思维方式的运用。

三年多来,《经济资料译丛》刊登了国内外多名知名学者的可读性强的高质量的文章,扩大了影响力,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已经成为国内最好的经济管理类通俗性学术期刊之一。2016年1月,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对《经济资料译丛》给予了通报表扬。此前,福建省出版物监测与研究中心在《福建审读通讯》2015年第8期上充分肯定了改版后的《经济资料译丛》所取得的成绩,指出《译从》的栏目文章既直面经济社会现实问题,又通俗易懂、具有可读性,栏目文章设置可谓雅俗共赏;错误率很低,仅为0.17/10000;相关文章紧扣经济“新常态”和紧密结合当前经济热点,积极宣传和服务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各级政府及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问题》官方网站:http://ces.xmu.edu.cn/。期刊欢迎采用现代经济研究方法来探讨重要中国经济问题的原创性中文经济学论文投稿,特别是针对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的高水平、独创性研究成果。发表范围包括针对经济、制度、历史等问题而进行的理论、实证和实验研究论文,特别鼓励理论与实证或实验相结合的研究。

《经济资料译丛》官方网站:http://economic.xmu.edu.cn/jzyc/index.asp。期刊倡导通俗简明地翻译、介绍国内外经济类、管理类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倡导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解释现实中涉及经济、管理学科的问题和有关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强调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直觉和学术思维方式的运用和应用。

(经济学院 崔庆炜 何永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