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双周Seminar 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第一讲在经济楼A501室如期举行,中心青年教师王燕武、陈贵富先后向与会师生汇报了日前中心在德国海德堡发布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2014年秋季预测及《2014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本次Seminar由中心主任李文溥教授主持。

王燕武老师首先代表课题组对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在回顾我国上半年的经济运行状况之后,王燕武老师对模型外生假定的设立作了深入讨论,最终引出据此得到的预测数据。模型预测,2014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态势还将一直持续。据预测,2014年全年GDP增速为7.49%,并将于2015年继续下降至7.37%。与此同时,CPI增幅在2014年可望控制在2.51%左右,略低于2013年,但在2015年可能进一步上升至2.8%。CQMM预测的结果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保增长、微刺激”的施政思路并非永续可行。为此,课题组利用CQMM模型,对于下调预期经济增长率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如果将2012、2013年的经济增长目标适当调整至7.2%左右,将引发一系列良性反应——一定程度上减缓超发货币的压力,降低为稳增长而扩大政府投资的压力,改善政府财政收支状况,降低政府债务负担和企业的债务杠杆率。更重要的是,模型计算结果还表明:将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7.2%左右,也不会因此产生就业问题。

之后,陈贵富老师代表课题组对《2014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和汇报。这份报告汇集了来自中国各知名院校、研究机构及政府部门的93位经济学家对中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下行压力、2014欧美经济形势、2014年下半年中国可能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等问题的见解;陈贵富老师对相关意见进行了逐条分析,并总结指出,调查显示,68%的专家认为房地产业投资增速回落以及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是中国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下行压力;绝大多数专家认为2014年欧美经济将呈现回暖态势,经济发展形势较为乐观。
本次Seminar主要呈现了本月12日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在德国海德堡联合举行的“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秋季预测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最新的研究成果。据悉,此次在德举行的发布会是CQMM课题组面向社会进行的第17次成果发布,也是我校首次在欧洲发布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结果,标志着我校宏观经济研究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同,学术影响力持续加强。
(吴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