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第七届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揭晓,我校33个项目获奖,其中,特等奖6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8项,获奖数量、获奖等级均为历届最高。
获奖教学成果中,郭祥群等主持的“多元化、高层次化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邬大光等主持的“三学期制的十年探索”、洪永淼等主持的“国际化创新型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沈艺峰等主持的“管理学全案例教学模式”、陈敏等主持的“以完善知识链,强化实践性,提高共享度为核心的海洋化学教学改革”、林圣彩等主持的“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生物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等6项教学成果被推荐申报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是高等教育领域最高层次的奖励,每四年评选一次,主要奖励在教学实践、改革和研究中取得教学成果的集体和个人。第六届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我校14个项目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第五届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我校28个项目获奖,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0项。
近年来,我校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双学位(主辅修制)教育、重修制、转专业制度、三学期制、全面选课制、本科生导师制、校际交流等系列改革措施,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实践性学习,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较好的条件。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学校以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为契机,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国际化人才培养推动计划”、“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计划”、“本博一体化教学平台建设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条件支撑建设计划”等一系列建设计划,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教学条件,优化配套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成效,2010年至今,共获得国家级教改项目338项,省级教改项目143项。
在本次教学成果组织过程中,全校上下高度重视,教师申报积极性高涨。校领导多次对教学成果组织申报提出指导意见,教务处多次动员组织,各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有11个学院的院长或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组织项目申报工作。学校组织专家进行了网络评审、两次现场评审,在此基础上,学校专门组织拟申报省级等奖、一等奖的项目进行会议答辩,邀请教学名师、往届教学成果奖获得者等专家现场评点,帮助申报项目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