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新闻 -> 正文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举行本学期Seminar第五讲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4-14 点击数:

4月11日上午,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在经济楼A501室举行Seminar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第5讲,中心教师王燕武博士报告了自己新近的研究成果:“对外开放能否抑制国内商品市场分割?——基于新工具变量的实证检验”。中心副教授卢盛荣主持本次Seminar。

王燕武老师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衡量市场化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内市场分割程度(或整合程度)逐渐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尽管早期的一些研究认为中国的国内市场分割程度在日益加剧,但更多的研究还是认为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程度在逐渐减轻。除了关注市场是否趋于分割(或整合)之外,多数研究也探讨了影响市场分割(或整合)的因素,提出了包括渐进改革模式、分权框架、地方保护主义、政治锦标赛等多方面的因素。

也有相当一些文献着眼于对外开放程度对市场分割的影响,但是不同研究者持有的观点迥异,有认为对外开放促进了市场分割的,有认为对外开放缓解了市场分割的,也有研究市场分割对对外开放的反作用的。其中,陈敏等(2007)提出的观点有一定包容性,他们认为对外开放对市场分割的影响是倒U型的,从而兼容了既有的多数研究。由于也有观点认为市场分割对对外开放具有反作用,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内生性,对此陈敏(2007)也进行了探讨,并设计工具变量试图解决。他们的结论是,工具变量估计法与普通OLS估计方法之间并无明显差异,这意味开放变量与市场分割变量之间是不存在内生性的。

不同估计方法出现类似的结果,存在多种可能,不存在内生性显然不是一个好的解释:它与既有的研究相悖,从数理上说也不够严谨。实际上,他们甚至没有对这两个工具变量的外生性及有效性进行检验。似乎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即他们所使用的工具变量是无效的;倘若如此,他们得出的市场分割与对外开放的倒U型关系也就不一定能成立。有鉴于此,王燕武老师从梳理中国对外开放不同阶段的重要特征、扩展市场分割指标、换用更加有效的工具变量等多个方面改进既有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在新的样本期间内,我国对外开放对市场分割并无显著的作用。是国有经济逐渐从竞争性的商品领域退出导致我国商品市场趋于统一,而并非地方政府迫于对外开放程度加深带来的成本压力要开放市场。

报告进行过程中和结束后,在座师生都与王燕武老师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及时提出问题或建议,现场交流气氛十分活跃。

(吴华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