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新闻 -> 正文

经济学科陈雯教授、郑挺国教授在《经济研究》发文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09 点击数:

近日,经济学院国经贸系陈雯教授及其博士生苗双有的论文《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技术选择》在《经济研究》2016年第8期上发表。该文在异质性企业分析框架下,构建了贸易自由化下中间品进口与企业技术选择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技术选择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0-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入世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应用高技术。进一步考虑企业生产率差异性时,发现这种促进作用与企业的初始生产率水平有关,仅仅显著促进中等生产率的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另外,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强,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技术选择的影响最弱。

经济学院统计系、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郑挺国教授与陈创练、姚树洁二人合作的论文《时变参数泰勒规则及央行货币政策取向研究》亦发表在《经济研究》2016年第8期。本文在考虑到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和泰勒规则之间存在的内生性结构以及货币政策规则可能呈现的非线性特征,构建了一种关于利率、通胀与产出缺口之间的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TVP-SVAR)模型,并进一步利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方法估计简化式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随机波动(TVP-VAR-SV)模型,通过反推得到时变参数泰勒规则的估计。据此,本文考察了我国1996年一季度至2015年三季度样本期内的时变参数泰勒规则和时变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盯住产出缺口和通胀目标的特征,而且近年来基本处于顺周期调整状态,其中盯住产出缺口参数呈下降态势;而盯住通胀目标参数则随通胀变化呈现显著的适时调整过程,近年来货币政策取向具有明显治理通胀偏好。此外,产出缺口扩大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拉动效应,而且这种效应正在呈递增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富有建设意义的政策建议。

陈雯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与产业发展、新新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与投资等方面的研究,已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贸经济》等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郑挺国教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与政策分析、宏观计量经济学、金融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已在Journal of EconometricsJournal of Business & Economic Statistics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在《经济研究》(7篇)、《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经院科研管理部 刘晨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