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与日本神户大学中国合作中心主办、日本学术振兴会北京研究联络中心协办的“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东亚经济增长模式与企业经营模式研讨会”在我校顺利举行,来自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东亚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企业经营模式进行了研讨。
会议由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龚敏主持。经济学院副院长、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文溥和日本学术振兴会北京联络中心副所长鹤尾宁先后致辞。
李文溥在致辞中说,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进步,而且为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空间。中国经济学在研究与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发展,在打开国门,与国际学术同行交流中学习,在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与竞争中赶超。中国经济学的未来在于改革,在于开放,在于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在于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研究中国问题,建立立足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流派。李文溥说,本次学术研讨的海内外学者为我校经济学学科的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一次良好的机会,相信本次学术研讨一定能取得积极的成果,通过这次学术交流,将推进我校经济学科与各位来宾,通过他们与所在大学经济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鹤尾宁在致辞说,感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为会议所做的大量工作及各位老师积极参与。日本学术振兴会作为日本最大的资助学术研究的基金机构,开展多种学术振兴活动。北京联络中心是该机构的第10个海外研究联络中心,近期着重推动日本大学在中国的交流。他相信中日学者围绕主题进行研讨,一定能取得预期效果。最后希望神户大学及专家所在高校与厦门大学今后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研讨会上半场由来自台湾科技大学企业管理系寥文志教授、日本上智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山田幸三教授与我校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李文溥教授做主题发言。寥文志教授以“台湾中小型企业的人才育成策略”为题,主要从政府补助的教育训练经费、企业实施的训练激励措施与实施程序的正向影响等议题与大家交流了企业人才培养策略问题。山田幸三教授以“日本企业间的合作与长期交易”为题,分析企业间的合作机制,日本公司没有收到它能够提供的价值,从日本企业之间合作的纵向关系,配以多个案例发表了演讲。李文溥教授就“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导向粗放型增长与国民收入结构失衡”问题发表演讲,李教授说,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我国经济衰退,其原因就短期和外部而言,固然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萎缩,但是,国民收入支出结构的严重失衡,却是我国经济遭遇外需萎缩时增长迅速下滑的根本内因;我国目前的国民收入支出结构失衡,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产物。反危机的政策处方,不仅需要实行总量扩张的需求管理政策,而且应当同时进行结构调整。当前增长率下滑因扩张性政策得以缓解,结构调整与体制调整应当更多引起重视。
研讨会下半场,日本神户大学经营学研究生院黄麟教授、日本和歌山大学经济学院李东浩教授及台湾东海大学工业工程与经营咨询系刘仁杰教授分别发表了演讲。黄磷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他对中国企业商务系统及竞争力的研究成果,他以中国的家电电子及通讯行业的主要企业发展策略为例探讨了中国企业商务体系的特征及变化。李东浩教授则报告了他对于日本、美国和中国经营者报酬系统的比较研究成果;刘仁杰教授以台商企业和日资企业为例,带来了他对于大陆服装企业技术革新的思考。
主题演讲结束后,与会嘉宾及现场观众对报告过程中一些焦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场气氛热烈。会议最后日本神户大学中国国际合作中心主任黄麟教授与我校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林致远教授对研讨会做了总结发言,研讨会顺利落幕。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