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6 日中午,厦门大学经济学科于经济楼 N302 成功举办 AI 赋能课程改革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薛涧坡副院长主持,多位教师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在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展开深度交流,分享前沿教学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为推动经济学科教学现代化提供新思路。

姜富伟老师以《人工智能赋能金融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 <人工智能金融学>》为主题发表演讲。在教学实践中,姜富伟老师从多维度进行 AI 教学探索,涵盖知识图谱构建、24H 智能学伴应用、智能题库建设、AI 代码助手嵌入以及教学资源智能切片和学情智能分析。其中,AI 代码助手成为一大教学利器,可在线助力学生开展 Python 编程学习,不仅能精准诊断代码错误,还能提供优化建议与详实代码示例,大幅提升学生编程学习效率。同时,课程融入大模型前沿知识,使学生紧密接触行业最新动态。姜富伟老师表示,后续将着力丰富知识图谱,持续完善教学体系。

朱浣君老师分享了《智能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与 AI 融合》的实践经验。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除采用知识图谱、24H 智能学伴、AI 出题等AI 教学手段外,该课程依托教育部 “101 计划” 计量经济学虚拟教研室教材,创新性地重构知识体系,增设因果推断和大数据分析章节,并搭建中国案例库,补充人工智能经济学案例。课程同步并引入配套计量软件 “E 算筹”,实现模块化代码操作,降低学生学习成本。 朱浣君老师计划后续丰富题库,将作业迁移至课程平台并设置闯关模式,以此提升学生对平台的参与度和使用率。

陈坚老师展示了自主研发的 AI 教学平台。该平台接入大模型,可支持多门课程同步开课。通过自建知识库,实现 24 小时智能学伴功能,且知识库支持图片识别,极大拓展知识交互形式。使用自主研发的平台优势突出,一方面,由于智能学伴并不局限于单一课程知识库而是所有知识库,可以实现知识深度沉淀,避免知识碎片化;另一方面保障数据安全,所有数据存储于学院本地。该平台还可对平台内全体学生行为进行追踪分析,为教学研究提供丰富数据支撑。目前,平台已基本开发完成,后续新开课成本低廉,具有显著的低成本、高回报特性。

王中雷老师介绍了《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课程建设情况。该课程兼具 AI 专业核心课程与 AI 通识教育课程双重属性,目前已完成知识图谱绘制、案例库搭建以及数字教材编写。其中,电子教材建设与虚拟实验平台成为课程亮点。学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便捷进入虚拟实验,实现与课堂实验的高效互动。王中雷老师计划在教学平台方面,持续完善线上案例、编程作业及理论作业板块;在虚拟实验平台建设上,增加更多虚拟实验项目;在电子教材编写中,完成图卷积神经网络、扩散模型等内容创作,并融入更多生动动画,提升教材可读性。

马国良老师介绍了《Python 与经济大数据》课程,该课程借助 JupyterHub 在线编译环境,并引入 LeetCode 模式进行编程题评分,为学生打造便捷高效的编程学习环境,助力学生在经济大数据编程领域快速成长。

曾宪立老师分享了将于今年秋季学期首次开课的《数据科学导论》课程规划。该课程作为数据科学领域的入门课程,计划将课程分为数据科学基础、探索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据模拟与建模、现代数据科学应用四个模块,旨在引导学生快速入门数据科学。同时,课程将依据学生专业背景,如统计学、经济学等进行分层教学,精准适配不同专业学生需求。

王晨笛老师分享了《大语言模型》课程,该课程目标为帮助学生理解大型深度学习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培养与大语言模型(LLMs)交互的高级提示技巧、明晰大语言模型的局限性以及初步探讨其 “伦理”(可信度)问题。此外,王晨笛老师还计划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大模型导论》课程,通过分享大模型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对该领域的浓厚兴趣。
此次 AI 赋能课程改革研讨会的圆满举办,为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的课程教学创新注入新活力,有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经济学科教学中的深度融合与广泛应用,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经济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部重室 迟语寒)